夏季天气炎热,而眼下梅雨季节的来临,又让气候变得潮湿,湿热的环境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那么为何夏季会成为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心血管病患者如何在夏日守护心脏健康?
为何夏季会成为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
1.新陈代谢加速。高温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血管扩张以散热,导致心脏和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
2.水分流失与血液黏稠。大量出汗使体内水分流失,血液变得黏稠,易形成血栓,增加心梗和脑梗的风险。
3.饮食与电解质失衡。冷饮过量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电解质失衡,影响心脏和脑部功能。
4.情绪波动。炎热天气影响睡眠,易引发情绪波动和血压上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心血管病患者如何在夏日守护心脏健康?
1.空调使用有讲究。高温季节,空调是降温利器,但温差过大可能导致血管急剧收缩,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室内温度宜设定在26℃左右,与室外温差不超过8℃。进入空调环境前,记得擦干汗水,避免直吹。
2.饮食宜清淡。夏季饮食应清淡,避免暴饮暴食。冷饮虽诱人,但过量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引发胃痛、腹泻,甚至心脑血管意外。应多选择蔬果和全谷类,少吃高脂高糖食物,保持饮食均衡。
3.保持平和心态。高温天气易使人烦躁,若过度紧张激动或大喜大悲时会使得中枢神经出现应激反应,导致动脉血管异常收缩,从而诱发心肌梗死或心绞痛,所以心态平和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4.适度运动。很多人因为天气闷热放弃运动,但这样就会减慢血液循环。可选择凉爽时段进行轻松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但不要做剧烈运动,以身体感觉不到疲劳为度,不然会增加心脏负担而引起心肌缺血。天气闷热且空气湿度大时,尽量不要户外活动。
5.起居有常、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睡前避免刺激性饮品和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6.坚持用药。心血管疾病患者要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切记不要擅自更改药物的剂量或出现漏服的情况,以免延误病情。高温季节,药物管理尤为重要。
7.及时就医。出现心脏不适症状,如胸闷、胸痛等,应立即就医,不可延误。
刘毅 主任医师
徐建 主任医师
陈平 主任医师
郑国梁 中医科主任
顾钧青 主任医师
王晓柠 主任医师
谭永东 主任医师
沈红权 主任医师
邰晓峰 副主任医师
周阿高 主任医师
虎力 副教授
褚田明 副主任医师
王群 副主任医师
杨七七 副主任医师
高一明 副主任医师
姚芳 副主任医师
钱钢 副主任医师
梁金凤 副主任医师
赵伟忠 副主任医师
隋淑芬 副主任医师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