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
来自:上海协爱中医发布时间:2022-07-14

痛风是一种关节病,是由于单钠尿酸盐(MSU)沉积在关节引起的,它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量下降所导致的高尿酸血症有关。

痛风患者在不同的病程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在急性发作期,痛风常于夜间发作,起病急,关节疼痛呈进行性加剧,受累关节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可见红、肿、热。

随着病程的进展,受累的关节、筋腱等部位会越来越多,部分比较严重的患者还伴有发热、寒战、心悸、乏力等全身性的症状。

畸形和功能障碍,继而发生关节退行性变等。

如果痛风患者及早进行规范的治疗,预后相对是比较好的,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正常工作和生活。而痛风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即通过用药使血尿酸水平下降,从而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两大类,分别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如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以及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

其次在急性发作期,也可使用药物来缓解疼痛等症状。一线治疗药物包括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则作为短期使用的备选药物。

非药物治疗的总体原则是生活方式的管理,这种方法也可作为长期无痛风发作,但存在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首要治疗方法。

虽然痛风患者要注意降低尿酸水平,减少尿酸盐结晶的沉积,但在饮食上还是要保证均衡,在低嘌呤、低脂肪、低盐饮食的前提下,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保证营养供给。

首先,要保证适量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牛奶、奶制品、鸡蛋、肉类等都是其来源,但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摄入奶制品、鸡蛋等来补充蛋白质。

而在间歇期和慢性期可适当摄入肉类,但以白肉且是瘦肉为宜。因为红肉的嘌呤含量比白肉高,而肥肉则含有过多的脂肪、胆固醇,容易导致肥胖而使尿酸代谢更为紊乱。所以,痛风患者还应注意限制脂肪的摄入。

此外,摄入的肉类应是新鲜的,避免进食经过腌制或熏制等加工的肉类,因为这类肉制品所含有的嘌呤和盐分都是比较多的,不适合痛风患者食用。烹调的方式也应以水煮为主,尽量清淡饮食。

再者,新鲜的蔬果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样的,不宜进食含嘌呤较多的蔬果,如香菇、草菇、紫菜、海带等。一些含糖量较高的也不宜食用,如苹果、龙眼、荔枝等。但是低嘌呤的如大多数的叶菜类蔬菜、块茎或块根类、瓜类蔬菜是比较适合痛风患者食用的。

还有一些含嘌呤较多的食物也尽量不要吃,包括海鲜、动物内脏等。

除此之外,痛风患者在饮水方面也是要特别注意的,因为饮水不足可能与尿酸高有一定的关系。

而适当增加饮水量,可以增加尿液的排出,继而促进肾脏排泄尿酸,降低血尿酸水平,有助减少痛风发作的频率和尿酸盐结晶的沉积。饮用水宜尽量以弱碱性水或小分子水为主,避免饮用果汁、肉汤、骨头汤、咖啡等。

痛风患者如果有饮酒习惯则应戒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它可以促进乳酸的生成,继而抑制尿酸的排泄。所以,酒精会升高血尿酸水平,引起痛风的急性发作,尤其是本身就含有大量嘌呤的啤酒。

一些刺激性食物或调料也不要吃,以免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如辣椒、花椒、生姜等。

痛风是慢性病的一种,病程迁延难恢复,患者除了会有关节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功能障碍以外,还可能会伴发肾病以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给生活和生命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所以痛风患者除了用药控制病情外,还要注意饮食,以免诱发痛风发作或加重病情。另外就是要规律地进行锻炼,因为有研究表明,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对降低痛风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帮助,而中高强度的运动则可能会导致其升高,因此不适合痛风患者。

推荐医生

沪ICP备1801639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116号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