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群中患高尿酸血症的人数不断增多。众所周知,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的元凶,高尿酸患者如果始终控制不好体内血尿酸水平的话,有大约10%左右的患者会发展为痛风,并且现有研究表明,血尿酸值越高,痛风发作的概率也越大。通常情况下,当患者痛风发作时,其体内的血尿酸水平会出现明显的波动,然而也存在部分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没有出现明显血尿酸含量波动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应激因素
临床上发现,当痛风急性发作时,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会有所上升,导致身体出现炎症反应,患者此时处在高度应激状态。由于反复受到体内炎症的刺激,肾脏、肝脏等器官不停地连轴运转,加速抑制炎症因子生成,加快尿酸排泄出体外,减弱炎症反应。
2、受到秋水仙碱等抗炎药物的影响
众所周知,当痛风急性发作时,患处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现象,为了缓解炎症反应,患者通常会使用秋水仙碱等抗炎药来治疗。要知道这类抗炎药不仅能起到消炎镇痛的效果,还能加快尿酸经肠道排泄,从而使得尿酸含量降低。
3、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
痛风急性期,为了避免加重症状,患者朋友必须以低嘌呤饮食为主,减少嘌呤的摄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什么都不能吃,还是要避免饥饿的出现,防止因脂肪代谢供能过程中生成的酮酸抑制尿酸排泄,使得升高血尿酸含量而加重痛风症状。因此,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同样有助于血尿酸水平的下降。
4、尿酸盐结晶在体内
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超标后,这些多余的尿酸便会在体内某些部位以结晶盐的形式沉积下来。这个结晶的过程,同样可显著地降低血尿酸的含量。
5、降尿酸药物影响
有些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的时候,为了能快速降低血尿酸含量,他们会加大降尿酸药物的使用剂量或采用联合用药的形式来治疗。他们的这种做法虽然能在查血尿酸的时候使得指标变得“好看”,但这种做法却会加重痛风发作的程度或延长急性发作的时间。
6、关节受到损伤
做剧烈运动时会使得下肢关节发生慢性损伤,增加关节液中白细胞计数,刺激炎症细胞因子生成,从而引起无菌性炎症发作,虽然血尿酸并不高,不过也会引发痛风。
总之,对于痛风患者而言,平日里的治疗不能过急,要做到平稳地降尿酸,防止诱发痛风发作。并且在治疗期间要以低嘌呤饮食为主,在缓解期可适量食用些中等嘌呤含量的食物增强营养,但不管处在哪一个阶段,都一定要远离高嘌呤食物。此外,还得多喝水和积极参加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只有做好这些,就能确保痛风尽可能地远离你!
刘毅 主任医师
徐建 主任医师
陈平 主任医师
郑国梁 中医科主任
顾钧青 主任医师
王晓柠 主任医师
谭永东 主任医师
沈红权 主任医师
邰晓峰 副主任医师
周阿高 主任医师
虎力 副教授
褚田明 副主任医师
王群 副主任医师
杨七七 副主任医师
高一明 副主任医师
姚芳 副主任医师
钱钢 副主任医师
梁金凤 副主任医师
赵伟忠 副主任医师
隋淑芬 副主任医师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