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容易在这5种时间段发作,要注意防范!
来自:上海协爱中医发布时间:2022-11-25

痛风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所以在生活中经常会突然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大多数患者不知道痛风发作的时间,所以会被痛风急性发作的症状困扰很久。想要减少痛风对生活的影响,需要了解痛风容易发作的各个时间段,提前做好预防和治疗的准备。

生活中什么时候容易发生痛风?

1.夜晚

晚上,痛风最容易发作。这主要是因为在夜间,患者的体温会明显下降,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也会因为患者夜间不能做活动而逐渐改变,所以局部的尿酸盐结晶更容易沉积。而且有的患者睡前可能没有及时补水,睡前小便后,血液中的尿酸浓度会进一步提高,所以晚上发作就成了一种常态。

2.早上进攻

清晨也是痛风容易发作的时候。这是因为凌晨患者体温还没有上升,而有的患者可能在睡前已经补水了。清晨时膀胱内大量积水,血液中的水分减少,所以患者的尿酸浓度只在清晨升高,所以更容易引起痛风。

3.当温度下降时

生活中气温下降,痛风患者一般发病风险较高。这是因为冷刺激容易影响局部温度,尤其是关节内的血液循环。因此,局部关节中的尿酸盐更容易在关节中结晶和沉积。所以在季节变换的时候,或者临近傍晚的时候,很容易引起患者痛风的发作,并且受到寒冷的刺激后,发病时间较长。

4.饭后两小时

有些患者容易在饭后两小时左右痛风发作,这通常与饮食有关,因为患者在进食时可能摄入大量的嘌呤类物质,所以容易使体内尿酸浓度升高,一般很难干预这种尿酸升高的问题。饭后两个小时左右,身体已经逐渐吸收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所以尿酸浓度达到了峰值,所以容易引起痛风发作,患者需要多加注意。

5.在大量排尿后

大量排尿后,也可能出现痛风发作。这是因为身体有规律地代谢各种物质。但如果患者将每天的水分一次性集中起来补充,就会导致尿量增加,影响其他时间段血液中的废物浓度。因此,在大量排尿后,患者的尿酸浓度会进一步升高。排尿一段时间后,会有大量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痛风发作。

痛风发作的时间不同,代表的问题也不同。如果患者不能了解可能引起痛风发作的时间段,往往会长期痛风。而且在临床治疗中,痛风发作的频率越来越高,往往意味着患者更容易进入疾病晚期,诱发各种并发症。所以一般需要在发病前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


推荐医生

沪ICP备1801639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116号

※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协爱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